当前位置:中华财经观察网 -> 国内

护航青少年

发布时间:2024-09-27   来源:网络   阅读:1248

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全,各方面都很不成熟,经验和社会阅历少,自我保护能力弱。尤其在金融消费领域,青少年由于缺乏相应的金融知识,很容易上当受骗。为保障合法权益,青少年等弱势群体应在以下方面提高警惕:

1.理性消费、量入为出,防范过度借贷营销诱导    青少年群体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,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念,不提倡"借贷消费"行为,更不要"多头借贷""以贷养贷"。如确有贷款需求时,要通过正规机构、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,并明确知悉贷款的息费标准、期限、还款方式等重要信息。面对"零利息""秒放款"等夸大宣传应提高警惕,谨防陷入过度借贷陷阱。

2.合理用卡、安全用卡,不出租出借信用卡    持卡人出租、出借信用卡可能导致信用卡过度透支,因无力还款而产生巨额利息,进而损害个人征信。若被实际使用人或犯罪团伙用于非法套现、洗钱、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,还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青少年群体应结合消费习惯、还款能力,理性办卡,不过量、不盲目。同时注意信用卡持卡安全,不出租、不出借,更不要轻易将卡号、密码、验证要素等信息透露给他人,谨防被他人非法使用。

3.注意辨别、按需授权,全面保护个人信息    青少年群体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注意保管好个人重要证件、账号密码、验证码、人脸识别等信息。签订合同、风险须知等重要文件时,不签"空白合同",不随意授权,更不能"一勾到底"。此外,注意辨识信息的安全性,对来路不明的电话、短信、网络推销,要时刻保持警惕,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,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,防范诈骗风险。

4.合理沟通、合法维权,警惕"代理维权"黑产    面对网络平台、社交媒体等一些"逾期铲单""征信修复""减免息费"等宣传广告,青少年群体一定要提高警惕,不要把个人信息轻易提供给所谓的"代理维权机构",更不要参与编造虚假信息、伪造证明材料的"恶意"投诉,以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。若对金融产品或服务有疑问,应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合理诉求,或向行业纠纷调解组织、金融监管部门反映,通过正规渠道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。